2025年山西省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539元,较上年有所提高,覆盖全省115个农业县(市、区),具体执行标准由各县根据动态调整,最高可达1800元/年,最低800元/年。这一政策旨在保障丧失或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基本生存需求,并与扶贫开发政策形成互补机制。
山西省农村低保实行差异化标准,各县(市、区)依据当地经济状况制定具体金额。例如,朔州市明确低保申请需通过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审批通过后按差额发放保障金。2025年全省农村低保平均标准较上年提高22元/月,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与物价上涨挂钩。
低保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共同保障,2024年全年下达资金64.93亿元,惠及农村低保对象136.8万人。政策还通过“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实现精准救助,全年排查特殊困难群体17.9万人次。
符合条件的家庭可向户籍所在地乡镇政府提交申请,审核流程包括公示、信息核对等环节,通常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对获得低保后仍有困难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地方政府会额外采取保障措施。
农村低保标准需定期核查,家庭人口、收入或财产变化时应主动申报,否则可能影响补助发放。若需了解所在县区具体标准或申请细则,可拨打当地社会救助热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