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粘连的主要症状包括腹胀、腹痛(可能为绞痛)、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热、脉搏加快甚至感染性休克等腹膜炎的体征。
1. 症状表现
- 不完全性肠梗阻:肠粘连最常见的症状是腹胀和腹痛,尤其是在饭后症状加重,排便后可缓解。
- 完全性肠梗阻:病情加重时,患者可能出现严重腹胀、呕吐、恶心,甚至出现腹膜炎的表现,如发热、脉搏加快和感染性休克。
2. 病因
- 手术:腹腔手术(如阑尾切除、剖宫产等)是肠粘连的主要原因,手术过程中肠管暴露时间过长、操作不当等均可能引发粘连。
- 外伤:车祸、刀刺伤等腹部外伤可能导致肠道与腹壁或内脏粘连。
- 感染:腹腔内感染或异物刺激也可能引发肠粘连。
3. 预防方法
- 术后早期活动:术后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减少粘连风险。
- 饮食调理:术后饮食应循序渐进,从流食过渡到普通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及高纤维、辛辣刺激食物。
- 手术操作规范:医生应尽量采取微创手术,术中轻柔操作,避免肠管暴露时间过长。
4. 治疗方法
- 保守治疗:调整饮食(少食多餐、易消化食物),服用润肠药物或缓泻药物,必要时进行静脉营养支持。
- 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形成急性肠梗阻的患者,可通过手术分离粘连或切除坏死肠管。
- 中医治疗:中药方剂、艾灸或针灸等中医方法可用于缓解症状。
总结
肠粘连是一种常见但复杂的疾病,症状轻重不一,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预防肠粘连的关键在于术后护理和饮食管理,同时医生在手术中应规范操作,减少医源性损伤。如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