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现行养老保险政策,45岁病退与正常退休的养老金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退休年龄差异
-
正常退休年龄 :男性60周岁,女性干部55周岁,女性工人50周岁。
-
病退年龄 :男性50周岁,女性工人45周岁(特殊工种或因病致残)。
-
提前退休年限 :病退比正常退休提前5年(女性工人)或10年(女性干部及男性工人)。
二、养老金计算差异
-
基础养老金部分
病退时缴费年限缩短,导致基础养老金按比例扣减。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 = \frac{(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times 缴费年限 \times \frac{1}{计发月数}$$病退每提前1年退休,基础养老金扣减2%。
-
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
病退后个人账户养老金按实际缴费年限计发,不再享受正常退休后的缴费年限补贴。
-
总养老金计算
病退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但总金额低于正常退休养老金。
三、实际差额示例
以男性职工为例,假设60岁正常退休,55岁病退:
-
正常退休养老金 :假设基础养老金1000元/月,总养老金约1300元/月(含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
病退养老金 :若缴费30年,个人账户约17.1万元,按55岁退休计算,总养老金约1100元/月(具体金额需根据缴费基数和当地平均工资计算)。
-
差额 :约200元/月,即正常退休养老金的15%-20%。
四、其他注意事项
-
政策调整 :部分地区对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职工有额外要求(如工龄满10年)。
-
待遇调整 :病退人员病残津贴可同步参加基础养老金调整,但病残津贴本身低于正常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
-
不可逆性 :病退后无法再办理正常退休,但可申请病残退休(需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年龄≥60岁)。
45岁病退与正常退休的养老金差异主要取决于缴费年限、当地工资水平及退休年龄,提前退休会导致总养老金减少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