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性低温症是一种由血糖过低引发的体温异常下降的疾病,核心表现为血糖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低于3.9mmol/L)伴随体温降至35℃以下。关键机制是低血糖导致能量供应中断,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常见于糖尿病患者、长期饥饿或过度节食人群,严重时可引发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 典型症状:早期出现心慌、手抖、出汗等低血糖反应,随后体温下降导致面色灰白、皮肤冰凉、反应迟钝;重度时可能出现抽搐、昏迷或呼吸衰竭。
- 高危人群:糖尿病患者(尤其胰岛素使用不当者)、老年人、长期营养不良或酗酒人群,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
- 紧急处理:立即补充糖分(如口服葡萄糖或含糖食物),同时采取保暖措施(如厚衣物包裹、热水袋取暖),严重者需静脉注射葡萄糖并送医。
- 预防要点:规律饮食避免空腹、合理控制降糖药物剂量、避免寒冷环境长时间暴露,糖尿病患者需随身携带糖果应急。
提示:若反复出现低血糖或不明原因体温过低,应尽早就医排查潜在病因(如胰岛细胞瘤或自主神经病变),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