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1431-2023
关于防雷检测的最新规定,综合国家及地方政策、技术规范及行业要求,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检测依据与标准
-
国家标准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定义防雷分类(如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明确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设计要求。
-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23):更新术语、优化检测项目顺序,新增“数量选取”要求,细化接闪器、引下线等检测方法。
-
-
地方标准与补充规范
-
部分地区(如辽宁省、长三角)要求爆炸、火灾危险环境(如油库、化学品仓库)每半年检测一次,普通建筑每年检测一次。
-
例如,朝阳市明确2025年度防雷装置检测范围覆盖油库、气库等场所。
-
二、检测内容与方法
-
核心检测项目
-
接闪器保护范围、与金属物体的电气连接
-
引下线间距、材料规格、腐蚀情况
-
接地装置电阻值(≤10Ω为合格)。
-
-
替代性检测方法
- 使用环路电阻仪可替代接地电阻测试,但需满足条件:接地极独立时,环路电阻近似等于接地电阻。
三、资质与责任
-
资质要求
-
甲级资质:可检测三类建筑物,需2名高级职称及以上人员。
-
乙级资质:仅限第三类建筑物。
-
-
检测机构职责
-
需取得省级气象主管机构资质认定。
-
检测报告需使用溯源码系统,检测过程需符合安全规范。
-
-
产权单位责任
-
定期委托检测并维护防雷装置。
-
拒绝检测或整改不合格的,将依法处罚。
-
四、安全与规范要求
-
施工安全
-
雨天、雷电时禁止检测,易燃易爆场所需穿防静电服。
-
高空作业需配备安全绳、安全带,带电作业需专人监护。
-
-
检测周期与报告
-
普通建筑每年检测一次,特殊场所半年一次。
-
检测报告需包含检测项目、结论、整改建议及下次检测计划。
-
五、其他注意事项
-
避雷装置检测与施工需由专业人员操作,非专业人员不得参与。
-
检测前需进行现场安全评估,排除安全隐患。
以上规定综合了国家强制标准与地方细化要求,企业需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合规的检测机构,并确保检测流程符合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