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统一
我国海洋伏季休渔期并非完全统一,而是根据海域不同、捕捞方式及鱼类生长周期等因素进行分区调整,具体规则如下:
一、统一调整的背景与时间
-
统一起始时间 :2017年1月1日起,全国所有海区统一将休渔时间调整为 5月1日12时 开始,休渔期普遍延长约一个月。
-
调整原因 :原分散的休渔时间导致跨区作业“串门”现象,统一时间有助于减少违规捕捞并提升管理效率。
二、分区休渔时间安排
-
渤海和黄海(北纬35°以北)
- 休渔期:5月1日12时—9月1日12时,共4个月。
-
黄海和东海(北纬35°至26°30′)
- 休渔期:5月1日12时—9月16日12时,共4个半月。
-
东海和南海(北纬26°30′至12°)
- 休渔期:5月1日12时—8月16日12时,共3个半月。
三、特殊区域调整
-
浙江等省份 :曾将休渔时间提前至4月1日-9月16日,以减少与其他省份的作业冲突。
-
青岛 :原休渔期6月16日-9月1日,后调整为6月16日-9月16日,11月恢复捕捞。
四、其他说明
-
休渔期长度 :不同海域延长幅度不同,黄海、东海延长1个月,南海保持原时长。
-
管理措施 :小型张网渔船需满足最低休渔时长(如3个月),具体结束时间由沿海省级部门确定并备案。
我国海洋伏季休渔期在统一框架下,结合地理和生态需求进行分区管理,既保障了资源恢复,又兼顾了区域作业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