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肿大引发疼痛,可从对因治疗(如感染所致积极抗感染、肝硬化导致的治疗肝硬化等)、生活护理(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调整体位(采取半卧位、侧卧位等舒适体位)、药物止痛(在医生指导下用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或吗啡等阿片类镇痛药)、物理缓解(局部热敷、按摩,但注意避免压力过大)等方面快速止痛。
对因治疗是关键。若因感染引起,针对不同病原体,细菌感染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呋辛,病毒感染如乙肝用恩替卡韦抗病毒,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用吡喹酮驱虫 。若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像自身免疫性肝炎,可能需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可能涉及化疗、放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肿瘤则根据良恶性,选择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生活护理上,充足休息能减轻身体负担,利于缓解疼痛。调整体位方面,半卧位、侧卧位可减轻肿大肝脾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从而缓解疼痛。药物止痛时,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能抑制体内炎症介质产生发挥止痛作用,但可能有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止痛效果强,不过有成瘾性等风险,务必严格遵医嘱使用。物理缓解手段中,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按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舒缓肌肉紧张,但操作时切勿对肿大肝脾施加过大压力,以免造成损伤。
需注意,在采取任何止痛措施前,都要先明确肝脾肿大的原因,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切不可自行盲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