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面焮红肿胀是一种以头面部皮肤发红、发热、肿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常见于中医所称的“大头瘟”或“大头风”,多由风热时毒侵袭引起,具有传染性且好发于冬春季节。其典型症状包括突发憎寒发热、头面红肿热痛,严重时甚至导致目不能睁或咽喉肿痛,西医中的颜面丹毒、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可参考此证辨证治疗。
- 病因与病机:风热时毒是核心致病因素,通过呼吸道或皮肤破损侵入人体,初起表现为卫气同病(憎寒发热),随后热毒壅滞头面,气血上逆导致红肿。少数可能内陷营血,但较少见。
- 典型症状:初起恶寒高热,头面迅速焮赤肿痛,可伴咽喉疼痛;后期热毒炽盛时见口渴烦躁、舌红苔黄。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两腮肿痛(类似痄腮)。
- 诊断要点:结合季节(冬春)、接触史及典型头面红肿热痛表现即可初步判断,需与普通过敏、细菌感染(如丹毒)等鉴别。
- 治疗原则:以疏风透热、解毒消肿为主,内服方剂如普济消毒饮(含黄芩、黄连、板蓝根等),外敷三黄二香散或如意金黄散以缓解局部症状。
- 预防与调护:流行季节避免接触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发病后需隔离,饮食清淡并多饮水,忌辛辣发物。
若出现头面焮红肿胀伴高热不退或神志异常,提示病情危重,需立即就医。早期干预可有效控制症状,避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