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交不够15年并不意味着不能退休,但需满足特定条件才能领取养老金。根据现行政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缴费不足15年时,可通过延长缴费、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或一次性提取个人账户储存额等方式处理。关键点在于“领取养老金”而非“退休资格”,且不同参保类型(职工/居民)的补缴规则存在差异。
-
延长缴费至满15年
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若退休时缴费不足15年,可延长缴费。2011年7月1日前参保者,延长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一次性补缴;此后参保者需按月缴费至满15年。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选择是否继续缴费,但多缴多得原则下建议持续缴纳。 -
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职工养老保险缴费不足者,可申请转入户籍所在地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后者规定享受待遇。此方式适合无法承担延长职工养老保险缴费的人群,但养老金水平通常较低。 -
终止关系并提取个人账户
若不愿延长缴费或转入居民养老保险,可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养老保险关系,一次性领取个人账户储存额。但此举将丧失终身养老金待遇,仅建议作为最后选择。 -
视同缴费年限的补充作用
部分人群(如国企职工、退役军人等)的连续工龄或军龄可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合并计算。需通过档案材料申请认定,可能补足差额年限。
总结:社保缴费15年是领取养老金的最低门槛,而非退休的绝对限制。临近退休者应提前规划,优先选择延长缴费以保障待遇水平,避免因中断缴费影响晚年生活。灵活就业人员可通过线上渠道自主参保,确保缴费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