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流口水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其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既包括生理性的,也涉及病理性的。生理性原因主要包括睡姿不当、用嘴呼吸等;而病理性原因则可能与口腔疾病、神经调节障碍、面神经炎甚至中风等疾病相关。
生理性原因
-
睡姿不当:趴着睡、侧卧位睡觉时,手臂或枕头会加大对面部的压力,刺激唾液腺产生过多的口水,同时嘴巴容易被压开,导致口水流出。
-
用嘴呼吸:睡觉时用嘴呼吸,口腔和喉咙中的唾液可能会在嘴巴中积聚,口腔肌肉松弛时唾液流出口腔,从而出现流口水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鼻塞、鼻息肉、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以及感冒引起的鼻塞等,让人在入睡后不自觉地用口代替鼻呼吸。
-
过度疲劳:白天用脑过度、精神压力大或做了剧烈运动,会导致身体过度疲劳,引发神经紊乱,引起唾液分泌增加,从而在睡觉时出现流口水的现象。
-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生理功能逐渐退化,面部和嘴部的肌肉松弛甚至萎缩,肌张力减退,睡觉时容易有口水流出。
病理性原因
-
口腔疾病:牙周炎、口腔溃疡、龋齿、牙龈发炎、牙石过多、戴着牙套、刚戴活动假牙等,都会刺激口腔,导致口水分泌增多。
-
神经调节障碍:睡前太兴奋、用脑过度,又或者做了剧烈运动,导致睡觉时交感神经过于兴奋,大脑发出错误信号,导致唾液分泌增加。
-
面神经炎:面部在受凉或者吹风后,面部神经可能会发炎,进而出现睡觉流口水的情况。
-
中风先兆:高血压、糖尿病等中风危险因素的老年人,如果总是单侧流口水,可能是脑出血或脑血栓先兆。若同时伴有头晕、头痛、口角歪斜、言语不清、一侧肢体活动不利等症状,应尽快去医院检查。
睡觉流口水的原因复杂多样,既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睡姿和口腔卫生习惯,避免过度疲劳,以减少流口水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