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义从医的动机源于对亲情的深刻记忆与对医学的执着追求,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
亲情的深刻烙印
1942年,7岁的王振义因祖母患伤寒去世,这段经历成为他立志从医的直接导火索。他不愿再面对亲人因疾病无助的境遇,暗自发誓要成为医生以救死扶伤。
-
医学理想的坚守
王振义自幼接受严格家教,父亲“做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的言传身教,使他对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他通过勤奋学习,1948年以优异成绩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长期投身临床与科研工作,始终以“余于病者当悉心诊治,不因贫富而歧视”为行医准则。
-
科学探索的使命感
作为血液学领域的先驱,王振义将个人理想与科学使命结合。他主导的“上海方案”攻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但放弃专利申请以降低治疗成本,致力于让更多患者受益。其一生追求的不仅是临床疗效,更在于为血液学领域培养后继人才,推动科学进步。
王振义从医75年,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其事迹体现了医者仁心与科学精神的完美结合,成为医学界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