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退休养老金政策综合调整,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一、基础养老金调整
-
全国统一上调
基础养老金标准再次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123元增至143元,涨幅约16%,实现连续第21年上调。
-
地区差异化调整
各地根据经济水平和生活成本制定差异化方案。例如,江苏昆山2024年基础养老金达827元,上海为1490元,均高于国家最低标准。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调整
-
保持动态调整
个人账户养老金与职工在职时缴费工资挂钩,调整时点为退休时,计发基数按退休时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确定。
三、延迟退休政策
-
渐进式延迟
-
男性职工原退休年龄60岁,每4个月延迟1个月,至2027年60岁退休;
-
女干部55岁退休,每4个月延迟1个月,至58岁;女工人50岁退休,每2个月延迟1个月,至55岁。
-
-
弹性退休机制
达到最低缴费年限(20年)后,可自愿选择提前或延后3年内退休,提前退休不低于法定退休年龄。
四、其他保障措施
-
病残津贴
新增病残津贴,参保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可领取,用于基本养老。
-
缴费年限与待遇挂钩
-
最低缴费年限从15年延长至20年,每年增加6个月,鼓励长期缴费;
-
延迟退休每增加1年,基础养老金提升1.8%,体现“多缴多得”原则。
-
-
特殊群体倾斜
高龄老人、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等群体在倾斜调整中获额外增发。
五、计发月数调整
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确定(如60岁139个月、55岁170个月等),延迟退休会导致每月领取金额增加。例如,个人账户10万元按139个月分摊每月720元,延迟1年后按132个月分摊每月758元。
六、申领条件与材料
-
需满足最低缴费年限(20年)和当地规定退休年龄;
-
申领时需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养老保险缴费证明等材料。
总结
2025年养老金政策通过基础养老金上调、延迟退休与弹性机制、特殊群体倾斜等多措并举,既保障了养老金的公平性,又兼顾了长期激励。建议退休人员关注当地具体补贴标准,并按时申报相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