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脊髓炎治愈后是否会复发
结核性脊髓炎治愈后存在复发的可能性,以下为您详细分析:
复发的原因
- 原发病灶未根除:结核性脊髓炎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如果在治疗时没有彻底根除原发病灶,比如肺结核,病人体内仍然存在结核杆菌,当机体免疫力比较低时,就会造成结核性脊髓炎复发。
- 免疫力因素:结核病不是终身免疫的,治愈后复发的概率主要与自身免疫力是否强大有关。年老体弱或者身体有基础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肥胖等,复发率相对较高。一般生活作息规律,免疫力正常的年轻患者,复发的概率相对较低。另外若存在免疫受损的情况,也可能增加复发风险。
- 再次接触感染源:如果经常和肺结核等结核病人亲密接触,再次感染结核杆菌,也会造成结核性脊髓炎复发。
- 治疗不规范:结核性脊髓炎治疗主要依赖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常用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等,通常需要长期联合使用,疗程至少为6至12个月。若治疗疗程不够、药物服用不规范,总是漏药或者停药,会导致结核复发和耐药。如果出现脊髓压迫症状或药物治疗没有显著效果时,需要手术减压以解除压迫,若手术等治疗不彻底也可能增加复发几率。
降低复发几率的建议
- 彻底治疗原发病灶:在治疗结核性脊髓炎疾病时,应该一并治疗原发病灶,只有将结核性脊髓炎和原发病灶彻底根除,才能够降低复发几率。
- 提升自身免疫力:在将结核性脊髓炎疾病治愈后,病人应合理膳食,增强营养,多进行体育锻炼,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和体质,可避免结核疾病复发。同时要注意规律生活、适当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个人卫生和保养。
- 规范治疗和定期复查:严格遵循医嘱完成整个治疗疗程,不要随意停药或减药。定期监测症状变化以评估康复进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