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且具有一定特殊性,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病因
- 病原菌:常见的病原菌包括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呼吸道、胃肠道等部位的细菌容易侵入血液循环,进而侵犯脑膜引发炎症。
- 易感因素: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这些疾病会削弱机体的防御功能,增加感染的风险。老年人可能存在营养不良、长期卧床、意识障碍等情况,也易导致细菌感染脑膜。
临床表现
- 发热:是常见症状之一,但老年人由于身体反应能力较差,发热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甚至有些老年人在感染严重时体温也只是轻度升高或不升高。
- 头痛:较为剧烈,通常为全头部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多为喷射性,与颅内压升高有关。
- 意识障碍:可表现为嗜睡、昏睡、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这是由于脑膜炎症影响了大脑的正常功能。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谵妄、幻觉等。
- 脑膜刺激征:包括颈项强直、凯尔尼格征和布鲁津斯基征阳性。但老年人由于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原因,脑膜刺激征可能不典型。
诊断
-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近期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耳部感染、头部外伤等病史,以及基础疾病情况。
- 体格检查:重点检查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脑膜刺激征等,同时注意有无其他感染灶的体征。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升高,但老年人可能因免疫功能低下而不显著。
- 脑脊液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脑脊液压力升高,外观可呈混浊或脓性;白细胞数显著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质含量增高,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通过脑脊液涂片和培养,可明确病原菌。
- 影像学检查:头颅 CT 或 MRI 检查有助于发现脑部病变,如脑水肿、脑梗死、脑脓肿等并发症,同时可排除其他脑部疾病。
治疗
- 抗生素治疗:一旦怀疑为细菌性脑膜炎,应尽快开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菌的可能种类,选择能透过血 - 脑屏障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第三代头孢菌素,或联合使用万古霉素。待脑脊液培养结果明确后,再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
- 支持治疗: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营养供给,给予吸氧、降温等对症处理。对于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可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形成。
- 并发症的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癫痫发作、脑积水、硬膜下积液等。
预后
老年人细菌性脑膜炎的预后通常较差,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这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基础疾病多、免疫功能低下以及病情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等因素有关。即使经过积极治疗,部分患者仍可能遗留有认知障碍、肢体瘫痪、听力或视力障碍等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