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原体感染
螺菌病由小螺菌(一种螺旋状病原体)感染引起,该菌主要寄生在鼠类或其他啮齿动物(如鸡、猪)体内。当人类被感染小螺菌的动物咬伤、抓伤或接触其排泄物后,病原体通过伤口侵入人体,导致感染。 -
传播途径
- 动物咬伤:鼠类是主要传染源,其他啮齿动物如猫、猪也可能传播。
- 实验室暴露:实验室工作人员接触感染动物或标本时,若防护不当可能感染。
- 环境接触:生活在鼠类密集区域或卫生条件差的环境中,感染风险增加。
-
易感人群
- 长期接触鼠类的实验室人员、野外工作者等职业人群。
- 免疫功能低下或有基础疾病者更易感染且病情加重。
-
发病机制
小螺菌侵入后,沿淋巴管扩散至淋巴结,引发炎症反应;随后进入血液形成菌血症,导致周期性发热、皮疹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可能累及心、肝、肾等重要器官。
预防措施包括灭鼠、避免接触啮齿动物、伤口及时消毒,以及实验室人员规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