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 感染或炎症:慢性支气管炎、结核感染等导致淋巴结钙化,钙化灶侵蚀支气管壁形成结石(最常见原因)。
- 支气管软骨脱落:软骨脱落后进入支气管腔内钙化。
- 异物或粉尘沉积:吸入异物或含钙粉尘在支气管内沉积并逐渐钙化。
- 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矽肺等也可能引发。
二、症状
- 典型表现:长期顽固性咳嗽(常持续数年)、咳脓痰,合并感染时咯血。
- 其他症状:胸痛、呼吸困难、喘鸣音,严重时可导致肺不张、阻塞性肺炎或支气管扩张。
- 特征性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咳出黄色或褐色结石颗粒。
三、诊断
- 影像学检查:
- 胸部CT:可发现支气管腔内高密度钙化灶,呈斑点状或结节状。
- X线片:可能显示阻塞性肺炎、肺不张等间接征象。
- 支气管镜检查:直接观察结石并评估位置、大小,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四、治疗
- 支气管镜取石:首选方法,通过微创方式取出结石,适用于大多数患者。
- 手术治疗:适用于结石较大、合并严重并发症(如支气管扩张)或内镜无法取出的情况。
-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感染(如抗生素)或缓解症状(如祛痰剂)。
五、注意事项
-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 若出现持续咳嗽、咯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胸部CT或支气管镜检查。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病例或治疗细节,可参考临床案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