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全是一种慢性肺损害疾病,多发生在未成熟儿及患肺透明膜病应用高浓度氧和机械通气存活后。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 病因:病因不明,可能与高浓度氧、机械正压通气损伤、慢性炎症、过多水盐摄入、动脉导管未闭伴心衰、肺成熟度差、生产时窒息等有关。也可见于足月新生儿患胎粪吸入、持续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肺疾患、颅内出血或败血症休克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后。
- 临床表现:在早产婴透明膜病后或迁延不愈或好转后,又出现呼吸窘迫及缺氧,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嗜睡、呕吐、干咳、气促、发绀、呼吸困难。
- 检查:
- 气管分泌物细胞学检查:第 Ⅰ 期可见鳞状上皮细胞及皱缩细胞、少量纤维细胞;第 Ⅱ 期见大量鳞状上皮细胞及一些不成熟细胞;第 Ⅲ、Ⅳ 期见变性细胞及脱落的呼吸道黏膜管型。
- 肺功能检查:肺活量降低是最敏感的指标,同时有气道阻力增加,肺顺应性降低等。
- X 线检查:可见肺部纹理增粗、紊乱,透亮度降低等异常表现。
- 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有哮喘、肺心病、肺功能不良、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幸存者多生长发育落后,遗留慢性哮喘、肺纤维增生症、肺功能不良、肺心病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智力低下、脑瘫等。
- 治疗:包括注意营养和护理,适量给氧和对症处理,用地高辛及适量利尿药控制心衰。供应足够蛋白质及热量以保证生长发育,限制每天钠量以控制肺水肿,维持酸碱平衡,用支气管扩张药,并于需要时应用机械通气,但压力不得过高。
- 预后:预后较差,病死率可达 30%~40%,多于婴儿期死于肺部感染和心肺功能衰竭。
近年来,由于人工呼吸器的使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机会随之增多。家长需了解相关知识,重视预防,如注意在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时氧浓度不可过高,机械通气时压力不可过大以避免肺损伤等。如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