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与病因
小儿肺栓塞是指各种栓子(如血栓、脂肪、羊水、空气等)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循环受阻和右心功能受损的疾病。其病因与成人有所不同,主要包括:
- 先天性心脏病:如紫绀型心脏病易引发细菌性心内膜炎,形成赘生物脱落导致栓塞。
- 医源性因素:如长期使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静脉置管、外科手术后等。
- 其他疾病:镰状细胞贫血、红细胞增多症、骨折后脂肪栓塞等。
2. 症状表现
小儿肺栓塞的症状与成人相似,但可能更不典型,常见表现包括:
- 呼吸困难及气促:活动后加重,严重时静息状态也可出现。
- 胸痛:多为胸膜炎性疼痛或心绞痛样疼痛。
- 晕厥或猝死:可能为唯一首发症状,提示病情危急。
- 发热、咳嗽、咯血:多为低热,咯血量少但需警惕。
3. 并发症
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
- 急性呼吸衰竭:因肺循环受阻导致缺氧。
- 心力衰竭:右心负荷增加,严重时出现心源性休克。
4. 治疗与预防
- 药物治疗:
- 抗凝治疗:常用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防止血栓扩大。
- 溶栓治疗:适用于大面积栓塞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儿,如尿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
- 手术治疗:如外科血栓切除术,适用于溶栓禁忌或无效的危重患儿。
- 预防措施:
- 避免长期卧床,鼓励活动。
- 控制感染和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
- 术后或创伤后监测血栓风险。
5. 何时就医
若患儿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
- 突发呼吸困难、胸痛、晕厥。
- 持续低热、咯血或烦躁不安。
总结
小儿肺栓塞是一种危急重症,早期识别和治疗至关重要。家长需关注患儿的基础疾病和危险因素,及时就医以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