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被称为“陈仓”的原因主要与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相关,具体如下:
一、历史典故来源
-
安史之乱时期的传说
公元755年安禄山叛乱时,唐玄宗仓皇逃至陈仓(今宝鸡市陈仓区)。据《旧唐书》记载,唐玄宗在鸡峰山下被叛军围困,忽然有“二鸡”飞至,引领他至石鸡(一石刻神鸡),叛军因天降冰雹溃败。玄宗感其祥瑞,称陈仓为“宝地”,并改名“宝鸡”。
-
唐肃宗时期的改名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因鸡峰山出现“石鸡啼鸣”的祥瑞之兆,认为鸡鸣预示吉祥,遂正式将陈仓更名为“宝鸡”。
二、神话传说补充
-
陈仓人遇神鸡的传说
传说春秋时期,陈仓人捕捉到形似怪兽的“猬”,经两个小孩劝说放弃猎杀后,猬化身石鸡守护陈仓。唐军因听到神鸡鸣叫而节节胜利,肃宗以此为据改名“宝鸡”。
三、名称演变
-
秦朝时期 :陈仓为秦国都城之一,位于今宝鸡市金台区代家湾一带。
-
三国时期 :魏将郝昭在此筑城,名为陈仓,为防御蜀军而建。
-
现代沿用 :1970年代撤县设市后,陈仓成为宝鸡市辖区,古名延续至今。
总结
宝鸡得名“陈仓”主要源于唐玄宗的“石鸡啼鸣”传说和唐肃宗的祥瑞改制,这一名称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固定,并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