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是一种因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狭窄或闭塞导致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液从脑部“被盗走”至患侧上肢,从而引发脑部缺血和患侧上肢缺血的症状。以下是关于该疾病的详细介绍:
1. 什么是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是指锁骨下动脉起始端发生重度狭窄或闭塞,导致椎动脉血流减少,原本供应脑部的血液被“盗取”至上肢,从而引发脑部缺血和上肢缺血的症状。椎动脉是锁骨下动脉的重要分支,负责向脑部供血,当其血流减少时,患者可能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
2. 症状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脑部缺血和患侧上肢缺血两大类:
(1)脑部缺血症状:
- 头晕和眩晕:由于椎动脉血流减少,脑部供血不足,患者可能出现头晕、眩晕或平衡障碍,尤其是在转头、仰头或起床时症状加剧。
- 视物模糊:视网膜供血不足,可导致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或复视。
- 耳鸣:脑部缺血可能引发耳鸣。
(2)患侧上肢缺血症状:
- 上肢无力和麻木:患侧上肢因供血不足可能出现无力、麻木或疼痛。
- 肢体活动障碍:部分患者在进行上肢活动时,症状会更加明显。
3. 原因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主要病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动脉粥样硬化:这是最常见的原因,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
- 大动脉炎:炎症导致血管内膜增厚、狭窄或瘢痕形成。
- 先天性动脉畸形:如锁骨下动脉发育不全或狭窄。
- 其他因素:包括外伤、放射线损伤、转移性癌栓及医源性因素等。
4. 诊断方法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患肢缺血症状,并使用TCD(经颅多普勒)患侧束臂试验,观察椎动脉血流频谱的变化。
- 影像学检查:
- 血管超声:无创、经济,可初步发现血管狭窄部位和程度。
- CTA(CT血管成像)和MRA(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可更精确地显示血管狭窄情况。
-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能够动态观察血流逆流过程。
5. 治疗方法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和介入治疗,具体如下:
(1)手术治疗:
- 锁骨下动脉与颈总动脉搭桥术:通过搭桥改善血流供应。
- 双侧腋动脉搭桥术:连接腋动脉与锁骨下动脉。
- 锁骨下动脉搭桥术:改善锁骨下动脉的血流状况。
(2)介入治疗:
- 经皮腔内锁骨下动脉扩张术:通过球囊扩张狭窄部位。
- 支架植入术:在扩张的同时植入支架以维持血管通畅。
(3)对症治疗:
- 根据患者症状采取限制活动、局部热敷、物理治疗等措施。
临床上,介入治疗因微创、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而被广泛应用。
总结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是一种因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引发的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脑部缺血(如头晕、视物模糊)和患侧上肢缺血(如无力和麻木)。其病因多为动脉粥样硬化,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则以介入手术为主,辅以对症治疗和外科手术。如果您有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准确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