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包炎的病因
慢性心包炎的病因复杂,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七类:
-
感染因素
- 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EB病毒及HIV等均可能引发慢性炎症。
- 细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是缩窄性心包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他如化脓性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也可导致慢性炎症。
- 其他感染:真菌、寄生虫感染在免疫低下人群中较为常见。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等疾病可引起免疫系统异常攻击心包组织,导致慢性炎症。
-
物理损伤或医源性因素
- 胸部外伤、心脏手术或介入性操作(如心包穿刺)可能直接损伤心包。
- 放射性治疗对心包的长期损伤可发展为慢性炎症。
-
肿瘤因素
- 原发性肿瘤(如间皮瘤)或转移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转移至心包)均可刺激心包产生炎症反应。
-
代谢性疾病
- 尿毒症、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减或甲亢)等代谢紊乱可诱发心包慢性炎症。
-
药物反应
- 异烟肼、苯妥英钠、肼屈嗪等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引发心包炎症。
-
其他因素
- 特发性(不明原因)或急性心包炎迁延不愈,可能进展为慢性心包炎。
注:病因常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如心包活检、影像学)综合判断,部分患者存在多种病因共存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