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倒综合征是一种因胃内容物过快进入肠道引发的临床综合征,常见于胃部或食管手术后患者,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和全身性症状。以下是综合信息整理:
一、定义与病因
-
定义
倾倒综合征又称餐后低血糖症,是由于胃正常生理功能受损(如幽门调节功能丧失),导致食物迅速排入十二指肠或空肠,引发消化道及全身症状的疾病。 -
病因
- 胃部手术:如胃大部切除术、胃旁路手术、食管手术等,术后幽门功能缺失是主要原因;
- 诱发因素:高糖饮食、流质食物、暴饮暴食、心理压力或剧烈运动等。
二、症状与分类
-
症状
- 早期倾倒综合征(进食后15-30分钟):
以腹胀、腹痛、恶心、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为主,伴头晕、出汗、心悸等全身反应; - 晚期倾倒综合征(进食后2-3小时):
主要表现为低血糖反应,如乏力、饥饿感、心慌、震颤甚至昏迷。
- 早期倾倒综合征(进食后15-30分钟):
-
分类
根据症状出现时间分为:- 早期型:与肠腔渗透压变化、血容量减少相关;
- 晚期型:因胰岛素分泌过量导致血糖骤降。
三、诊断与治疗
-
诊断依据
- 胃部手术史结合典型症状;
-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胃排空试验及低血糖检测(血糖<2.8mmol/L)。
-
治疗措施
- 饮食调整:少食多餐、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增加蛋白质和纤维摄入;
- 药物治疗:使用奥曲肽延缓胃排空,或阿卡波糖调节血糖;
- 手术干预:仅用于严重病例,如修正胃肠吻合方式。
四、预后与管理
通过饮食控制及规范治疗,多数患者症状可缓解,但需长期随访以预防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