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病是蛔虫从肠道钻入胆道引发的急性疾病,属于肠道蛔虫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该病多发于6~8岁学龄儿童、农民及晚期孕妇群体。
致病原因主要与蛔虫成虫寄生于小肠中下段,因人体出现高热、腹泻、胃酸度降低或驱虫不当等因素,激惹虫体异常活动并钻入胆道有关。蛔虫具有喜碱厌酸和钻孔习性,易在胆管炎症或括约肌松弛时进入胆道。
典型症状包括:
- 上腹部阵发性剧烈绞痛,疼痛可自行缓解或反复发作;
- 伴随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
- 严重时可引发胆道感染、肝脓肿、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甚至出现黄疸、休克。
治疗方式以驱虫药物(如阿苯达唑、甲苯达唑)为主,若药物治疗无效或发生严重并发症,需通过手术取出胆道内蛔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