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肾炎是由肾脏接受过量放射线照射引起的慢性间质性肾炎,其对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急性放射性肾炎的影响
- 潜伏期症状:接受放射线照射后6~12个月可能出现症状,儿童患者可能短于6个月。前驱期可能出现血压升高、贫血、心脏扩大等。
- 临床期症状:初期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极度疲倦等症状;后期可能出现水肿、中度或重度高血压、心力衰竭、贫血、蛋白尿等,管型尿和镜下血尿,并有进行性氮质血症等。
- 预后:急性放射性肾炎预后恶劣,患者常死于恶性高血压和(或)慢性肾衰,病死率可高达50%。
2. 慢性放射性肾炎的影响
- 潜伏期:可从急性放射性肾炎发展而来,或在长达数年的放射性照射后发病。
- 临床期症状:主要症状有贫血、高血压、水肿;常见症状有蛋白尿、低渗尿、贫血、高血压和缓慢进展的尿毒症等。
- 并发症:可并发恶性高血压。腹膜后硬化可阻断一侧或双侧输尿管而加重肾功能衰竭和失盐,可同时存在放射性肠炎,腹泻可导致蛋白质和电解质丢失。
3. 其他影响
- 高血压:接受射线照射后可能出现高血压,不伴有肾衰,预后一般尚可。
- 单纯性蛋白尿:某些轻症可只有单纯性蛋白尿,若干年后才缓慢发展至肾脏缩小和慢性进行性肾功能衰竭。
4. 生活质量的影响
- 饮食限制:需要控制盐分和蛋白质的摄入量,以优质蛋白为主,包括瘦肉、牛奶、鸡蛋等。
- 定期监测:需要定期进行尿液和肾功能检查,以评估病情。
- 避免感染:需要避免感染,减少去人流密集场所,避免过度劳累和强烈日光曝晒。
放射性肾炎对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症状、并发症、饮食限制和定期监测等。对于放射性肾炎患者来说,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合理规划生活和饮食,对于控制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