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化道出血的治疗需根据出血原因、严重程度及患者状况综合判断,以下为关键治疗措施:
1. 快速评估与紧急处理
- 立即禁食、卧床休息,保持侧卧位避免误吸。
- 建立静脉通道补液,若血红蛋白<70g/L或收缩压<90mmHg需输血。
- 监测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尿量等),记录出血量及次数。
2. 病因诊断与针对性治疗
- 药物止血: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减少内脏血流,或氨甲环酸等全身止血药。
- 内镜治疗:急诊肠镜定位出血点,通过电凝、注射硬化剂或止血夹直接止血,适用于血管畸形、息肉等病变。
- 介入治疗:血管造影栓塞出血动脉,适用于内镜无法处理的出血。
- 手术治疗:若为肿瘤、严重克罗恩病或内镜/介入治疗失败,需手术切除病变肠段。
3. 基础疾病管理
- 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需用美沙拉嗪等抗炎药。
- 肝硬化患者需预防性抗生素治疗静脉曲张出血。
提示:下消化道出血病因复杂,最快治疗需结合急诊内镜(24小时内)明确出血灶。若出血量大或伴休克,需多学科协作(消化内科、介入科、普外科)制定方案。日常应避免辛辣饮食、剧烈运动,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