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药物类型
-
抑酸护胃药物
- 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可抑制胃酸分泌,缓解胃痛、反酸等症状。
- 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适用于轻症患者。
-
肠黏膜保护剂
- 蒙脱石散:吸附肠道毒素,保护黏膜,减轻腹泻。
- 硫糖铝咀嚼片:覆盖受损黏膜,促进修复。
-
益生菌制剂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腹泻、腹胀。
-
补液盐
- 预防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尤其适用于呕吐、腹泻频繁的患儿。
-
抗生素
- 仅限细菌感染(如血便、高热等):常用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 避免滥用:如左氧氟沙星可能影响儿童骨骼发育。
二、用药注意事项
-
服药顺序
- 抗生素与益生菌需间隔2小时服用(先抗生素后益生菌)。
- 蒙脱石散需空腹服用,吸附毒素效果更佳。
-
避免自行用药
- 止泻药(如洛哌丁胺)可能加重病情,需医生评估后使用。
- 益生菌不可替代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
-
饮食调整
- 急性期以清淡流质饮食为主(如米汤、粥),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 呕吐后需禁食4小时,逐步恢复饮食。
三、何时需就医?
- 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严重脱水(如尿少、精神萎靡)或症状超过1周未缓解,需立即就诊。
- 免疫缺陷或慢性疾病患儿需更谨慎治疗。
总结
小儿急性胃炎多为自限性疾病,通过合理用药(如蒙脱石散+益生菌+补液盐)和饮食管理,多数可1周内恢复。但需明确病因(如感染、过敏等),避免盲目用药。具体用药方案请以医生面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