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路感染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以下严重后果:
一、泌尿系统损害
- 肾脏功能受损
- 感染可能上行至肾脏,引发肾盂肾炎,导致肾功能异常。若长期未控制,可能造成肾实质损伤、肾积水,甚至发展为慢性肾脏病或肾衰竭。
- 泌尿系统结构异常
- 反复感染可能提示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如输尿管扩张、膀胱输尿管反流等),长期不治疗会加重结构损伤。
二、全身性并发症
- 全身感染风险
- 细菌可能通过血液扩散引发败血症,出现高热、寒战、休克等危急情况。
- 免疫力下降
- 长期感染会削弱免疫力,增加其他病原体侵袭风险。
三、生长发育及心理健康影响
- 生理发育受限
- 因排尿疼痛、发热等症状,可能导致食欲减退、睡眠障碍,影响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
- 心理问题
- 尿频、尿急或尿失禁等症状可能引发焦虑、自卑等心理障碍,尤其对学龄期儿童影响显著。
四、慢性化与治疗难度增加
- 转为慢性感染
- 未规范治疗的急性感染易转为慢性,导致反复发作,且可能产生耐药性,后续治疗更困难。
- 尿路梗阻风险
- 炎症可能诱发尿道狭窄、结石形成,形成“感染-梗阻-结石”恶性循环,严重时需手术干预。
建议:一旦发现排尿异常(如尿频、尿痛、尿液浑浊)、发热或不明原因哭闹(婴儿),需立即就医。治疗需结合抗生素规范用药,并排查潜在泌尿系统结构问题。日常注意清洁护理、多饮水以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