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咽扁桃体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咽部及扁桃体急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剧烈咽痛、高热等全身症状,是儿童和青壮年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以下是其核心信息总结:
一、定义与病原体
-
定义
属于急性非特异性扁桃体炎,由细菌侵袭咽部和扁桃体黏膜引发,以乙型溶血性链球菌(A族链球菌)最常见,其次为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 -
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免疫力低下(如受凉、疲劳)时易发病。
二、典型症状
-
局部症状
- 剧烈咽痛,吞咽或咳嗽时加重,可能放射至耳部。
- 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可见黄白色脓性分泌物。
- 儿童可能出现睡眠不安、呼吸不畅。
-
全身症状
- 突发高热(39~40℃),持续3~5天,幼儿可因高热抽搐、呕吐。
- 乏力、食欲减退、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
三、并发症风险
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
- 局部并发症:扁桃体周围脓肿、中耳炎、鼻窦炎等。
- 全身并发症:风湿热、急性肾炎、败血症等免疫反应相关疾病。
四、治疗与护理
-
治疗原则
- 抗生素:首选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或头孢类(如头孢呋辛),疗程需足量足时。
- 对症处理: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缓解肿痛,退热药(布洛芬)控制体温。
- 手术:脓肿形成时需切开引流。
-
护理建议
- 多饮水、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
- 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保证休息。
五、与病毒性咽扁桃体炎的区别
特征 | 细菌性 | 病毒性 |
---|---|---|
发热程度 | 高热(39~40℃)为主 | 低热或中度发热(37~38℃) |
伴随症状 | 少见流涕、咳嗽,多伴脓痰 | 常见感冒症状(流涕、咳嗽等) |
病程 | 急性发作,病程约7天 | 较长,可能持续数周 |
检查 | 白细胞计数升高 | 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
六、预防措施
- 增强免疫力,避免受凉、过度疲劳。
- 保持口腔卫生,及时治疗邻近器官感染(如鼻炎)。
- 流行季节戴口罩,减少飞沫传播。
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原体,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