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天因素
-
遗传性疾病
- 染色体异常:如先天性愚型(21-三体综合征)、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等。
- 基因突变:如软骨发育不全(FGFR3基因变异)导致的遗传性骨骼发育障碍。
- 家族性矮小症:部分患者因家族遗传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或骨骼发育异常。
-
先天性代谢缺陷
- 粘多糖病、肝糖原累积症等酶代谢异常疾病,影响骨骼和器官发育。
-
内分泌异常
- 垂体性侏儒症:因垂体发育不全或损伤导致生长激素(GH)分泌不足。
- 甲状腺功能减退(克汀病):甲状腺激素缺乏影响骨骼生长和智力发育。
二、后天因素
-
骨骼系统疾病
- 软骨营养不良、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导致骨骼发育迟缓。
-
慢性疾病与感染
- 长期营养不良、慢性肾病、风湿性疾病等消耗性病症。
- 颅脑感染、外伤或肿瘤压迫垂体/下丘脑,破坏生长激素分泌功能。
-
药物与治疗影响
- 长期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生长激素分泌。
-
其他因素
- 性早熟导致骨龄提前闭合,最终身高受限。
- 妊娠期母亲疾病(如缺氧、感染)或胎儿期发育迟缓。
三、特殊案例
- 医源性因素:如长期使用含激素的化妆品(如案例中6岁儿童因化妆摄入激素导致矮小)。
- 内分泌紊乱:生长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或垂体肿瘤等继发性病因。
总结
侏儒症的核心病因多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或骨骼发育障碍相关,需通过内分泌检查、影像学(如X线、MRI)及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早期干预(如生长激素替代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