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引起的心肌病变,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病因:主要由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可分为原发性甲减,即甲状腺自身病变引起;继发性甲减,包括垂体病变使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不足,或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减少使垂体产生 TSH 减少而引起;周围性甲减(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系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无反应引起。
- 临床表现:
- 一般表现:患者常出现怕冷,皮肤干燥少汗、粗厚、泛黄、发凉,毛发稀疏、干枯,指甲脆有裂纹,疲劳、嗜睡、记忆力差、智力减退、反应迟钝,轻度贫血、体重增加等症状。
- 心血管系统表现:心率缓慢,心音低弱,心脏呈普遍性扩大,常伴有心包积液。患者可出现明显脂代谢紊乱,呈现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以及高 β-脂蛋白血症,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症,冠心病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但因周围组织的低代谢率,心排血量减低,心肌氧耗减少,故很少发生心绞痛与心力衰竭。
- 诊断:结合甲状腺功能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胸部 X 线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需符合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标准,有心脏增大、心包积液、心力衰竭的表现和心电图异常,且能除外其他原因的心脏病。
- 治疗:主要是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可逆转早期甲减相关的心血管变化。同时需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增加营养、纠正贫血、防治继发感染、纠正心律失常、防治冠心病等。
- 预后:一般与是否合并其他心血管系统疾患、是否积极改善甲状腺功能等有关。若治疗及时,临床症状一般都有改善,心脏方面改善尤为显著。未经及时治疗者,病变可能逐年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