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瘤是一种涉及人体最大动脉——主动脉的疾病,它不是肿瘤,而是由于血管壁的结构损伤导致局部或弥漫性的异常扩张。这种扩张使得血管壁像气球一样膨胀,当其直径超过正常值的50%时,就被定义为主动脉瘤 。
病因
主动脉瘤的发生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这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会导致动脉壁内脂质沉积和斑块形成,进而使动脉壁变得脆弱、弹性降低 。其他可能的原因还包括遗传性疾病(如马凡综合征)、感染(例如梅毒)、创伤以及动脉中层退行性变等 。年龄增长、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血症等也是增加患病风险的重要因素 。
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主动脉瘤可以分为升主动脉瘤、主动脉弓瘤、降主动脉瘤及腹主动脉瘤;按形态则可分为梭形动脉瘤、囊状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病理上又可区分为真性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 。真性动脉瘤指的是整个血管壁均匀扩展,而假性动脉瘤则是由于动脉破裂后被周围组织包裹形成的血肿 。
临床表现
主动脉瘤的症状取决于瘤体的位置、大小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较小的动脉瘤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瘤体增大,可能出现疼痛、压迫周围器官的症状,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 。如果动脉瘤破裂,则会引发急性出血,这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
- 疼痛:常表现为钝痛,位置与动脉瘤所在部位相关联,如腹主动脉瘤的疼痛可能集中在腹部乃至背部 。
- 压迫症状:胸主动脉瘤可能会压迫气管或支气管引起咳嗽、气促;压迫食管则可能导致吞咽困难 。
- 搏动性包块:在某些情况下,患者自己或医生可以通过触诊发现腹部有搏动性的肿块 。
- 破裂症状:一旦发生破裂,患者会出现剧烈的疼痛,并伴有大出血、休克等症状 。
诊断与治疗
诊断主动脉瘤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包括CTA(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MRA(磁共振血管造影)、超声心动图等 。对于较小且稳定的动脉瘤,可能只需要定期监测;而对于较大或者存在破裂风险的动脉瘤,则需要采取手术干预,如开胸手术或腔内修复术 。
主动脉瘤是一种潜在致命的心血管疾病,早期识别和适当的管理至关重要。尽管并非所有动脉瘤都会立即危及生命,但如果未得到妥善处理,尤其是当它们达到一定尺寸或出现破裂迹象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并遵循医生建议进行预防和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请注意,上述信息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意见。如果您认为自己可能存在主动脉瘤的风险,请及时咨询心血管专科医生以获取个性化指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