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甲状腺肿是以甲状腺代偿性肿大为主要特征的非毒性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正常且不伴有炎症或肿瘤。以下是该病的综合概述: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 碘缺乏:最常见病因,碘摄入不足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引发滤泡代偿性增生。
- 其他因素:包括遗传缺陷、致甲状腺肿物质(如某些药物或食物)、环境因素(如高钙或高氟)等。
二、临床表现
- 早期症状:甲状腺呈弥漫性轻中度肿大,质地软,表面光滑,可随吞咽移动;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
- 进展期表现:
- 颈部明显增粗,形成不对称结节性肿大,表面不光滑。
- 压迫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气管受压)、吞咽困难(食管受压)、声音嘶哑(喉返神经受压)等,严重者可能出现面部青紫、颈部静脉扩张。
三、诊断与分型
- 实验室检查:血清T3、T4、TSH水平基本正常,T3/T4比值可能增高;尿碘检测可辅助判断碘营养状态。
- 影像学检查:超声显示甲状腺体积增大,可伴结节或囊性变。
- 分型: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于缺碘地区)和散发性甲状腺肿(非缺碘地区)。
四、治疗与预防
- 非手术治疗:
- 补碘治疗:通过食用加碘盐、海产品等纠正碘缺乏。
- 药物干预: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抑制TSH分泌,缩小甲状腺体积。
- 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压迫症状、疑似恶变或影响外观者,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 预防措施:普及碘盐、避免致甲状腺肿物质摄入,缺碘地区孕妇及儿童需加强碘监测。
五、流行病学特点
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青春期、妊娠期及哺乳期更易发生;全球约5亿人受碘缺乏相关甲状腺肿影响,内陆及山区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