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原发性头痛,具有以下特点:
一、疾病定义与特征
- 发病机制:主要由头部和颈部肌肉的持续性收缩引发,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心理因素相关。
- 疼痛性质:表现为双侧枕部或全头部的压迫性、紧束性或非搏动性疼痛,典型描述为“头部束带感”或“紧箍感”。
- 伴随症状:可能出现头昏、失眠、烦躁、畏光、颈部僵硬,但一般无恶心、呕吐,日常活动不加重头痛。
二、临床分类
根据发作频率分为4型:
- 偶发性:每月发作<1天,每年<12天。
- 频发性:每月≥1天但<15天,持续≥3个月。
- 慢性:每月≥15天,持续≥3个月。
- 可能型:不完全符合诊断标准但排除其他疾病。
三、诱发因素
- 精神因素:焦虑、抑郁、长期应激等可降低疼痛阈值。
- 生理因素:头颈部姿势不良、肩胛部肌肉劳损。
- 环境因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药物滥用(如过量止痛药)。
四、诊断与治疗
- 诊断依据:结合压迫性疼痛特征、颅周肌肉压痛,辅以CT/MRI排除器质性疾病。
- 药物治疗:常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酮洛芬、阿米替林)及肌肉松弛剂(如乙哌立松)。
- 非药物疗法:针灸、按摩、热敷及心理干预可缓解症状。
五、预后与复发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易反复发作,慢性型可能持续数十年,需长期间歇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