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治疗与护理
- 隔离与防护
患者需住院隔离,病室应配备防蚊设施(如蚊帐、驱蚊剂)和降温设备(如空调),避免交叉感染。 - 维持生命体征
- 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
- 保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静脉补液。
二、对症治疗(核心措施)
- 高热控制
- 物理降温:冷敷、酒精擦浴等,配合降低室温。
- 药物降温: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需按体重计算剂量以防肝毒性。
- 惊厥或抽搐处理
- 去除病因(如脑水肿需脱水治疗),使用镇静剂(如苯巴比妥)控制抽搐。
- 呼吸衰竭防治
-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或使用呼吸兴奋剂。
- 重症患者需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
- 脑水肿管理
应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
三、抗病毒与免疫调节治疗
- 抗病毒药物
早期可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抑制病毒复制,但疗效有限。 - 免疫调节
免疫功能低下者可短期应用胸腺素、干扰素等增强免疫力。 - 激素治疗
严重神经炎症(如颅内高压、惊厥)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等减轻炎症反应。
四、康复与后遗症管理
- 运动障碍:通过物理治疗、康复锻炼恢复肢体功能。
- 癫痫:需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
- 心理支持:针对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进行心理干预。
五、预防措施(关键)
- 疫苗接种:儿童及非流行区人群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
- 防蚊灭蚊:清除积水、使用蚊帐/驱蚊剂,减少蚊虫叮咬。
- 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乙脑的认识,早期识别症状并及时就医。
总结
乙脑治疗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早期控制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是关键,同时注重营养支持和并发症预防。疫苗接种和防蚊措施是降低发病风险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