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药物治疗
- 抗心力衰竭药物:如利尿剂(螺内酯、呋塞米)可减轻心脏负荷,缓解因心力衰竭引起的疼痛。
- 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等药物能降低心脏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疼痛。
-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用于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并发症风险。
2. 手术治疗
- 瓣膜修复/置换术:通过开胸或介入手术直接修复或替换病变瓣膜,改善血液循环,是重度或保守治疗无效患者的首选。
- 体肺分流术:适用于肺血流量不足的患儿,可暂时改善缺氧症状。
3. 日常护理与辅助措施
- 体位调整: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减少回心血量,缓解心脏压力。
- 饮食调理: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多摄入蔬果和粗粮。
- 适度运动:选择步行、瑜伽等低强度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 心理疏导:通过音乐、阅读等方式缓解焦虑,保持情绪稳定。
4. 中医辅助治疗(需专业医师指导)
- 部分中医方剂(如瓜蒌薤白白酒汤)可能通过调节气血改善症状,但需严格辨证使用。
注意事项:所有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心脏功能,及时调整方案。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