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引起的疼痛需结合解毒与对症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一、减少毒素吸收与促进排泄
- 立即停药:防止进一步摄入加重中毒症状。
- 物理清除:
- 催吐:适用于清醒且服药时间较短者,通过刺激咽喉排出胃内容物。
- 洗胃:在中毒4-6小时内进行,清除残留药物。
- 吸附与导泻:
- 活性炭混悬液:吸附未吸收的药物。
- 导泻药物(如乳果糖):加速肠道排出毒素。
- 血液净化:严重中毒时采用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快速清除血液中的药物。
二、针对性止痛措施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疼痛。需注意此类药物可能加重胃黏膜损伤,需结合胃保护剂。
- 胃黏膜保护剂:
- 铝碳酸镁咀嚼片、硫糖铝咀嚼片等可缓解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减轻腹痛。
- 肝保护治疗:
- 硫普罗宁注射液等药物可减轻肝脏损伤,缓解肝区疼痛。
三、注意事项
- 避免重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后需停用所有含该成分的药物。
- 监测肝功能:定期检查肝酶指标,防止肝损伤进展。
- 及时就医:若出现剧烈腹痛、黄疸或意识障碍,需立即进行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疼痛缓解需在解毒基础上联合胃黏膜保护剂或非甾体抗炎药,同时密切监测肝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