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简称PSP)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以下是其诊断标准的详细说明:
一、定义与背景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是一种以 Tau 蛋白过度磷酸化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表现为中脑和脑桥的萎缩,尤其是中脑被盖部的典型“鸟嘴状”改变。其症状与帕金森病等疾病有部分重叠,但具有独特性。
二、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运动障碍学会(MDS)的诊断指南,PSP 的诊断分为确诊(Definite)、很可能(Probable)、可能(Possible)和提示(Suggestive)四个级别。以下是其核心特征和支持特征:
1. 核心特征(Core Features)
- 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表现为向上或向下注视障碍,是最典型的症状。
- 姿势不稳与反复跌倒:患者站立和行走困难,易向后跌倒,与帕金森病向前跌倒不同。
- 假性球麻痹:包括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由延髓神经核受损引起。
- 帕金森样症状:表现为对称性运动减少和肌强直,但对左旋多巴治疗反应差。
- 中轴肌张力异常:如颈部后仰或轴性肌张力增高。
- 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额叶综合征,如记忆力减退、情感淡漠等。
2. 支持特征(Supportive Features)
- 影像学表现:头颅 MRI 显示中脑萎缩,尤其是中脑被盖部的“鸟嘴状”改变,以及第三脑室和脚间池的扩大。
- 对左旋多巴反应差:与帕金森病区分的重要依据。
- 病理特征:尸检发现 Tau 蛋白沉积。
三、诊断流程
- 病史采集:关注起病年龄(通常在中年或中年后),症状的进展性。
- 神经系统检查:评估眼球运动、姿势稳定性、肌张力及帕金森样症状。
- 影像学检查:头颅 MRI 是关键,观察中脑和脑桥的萎缩特征。
- 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
- 综合评估:结合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结果,由专业医生综合判断。
四、鉴别诊断
PSP 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通常向前跌倒,对左旋多巴治疗反应较好。
- 阿尔茨海默病:以记忆力减退为主,无典型的眼球运动障碍。
- 小脑变性:以共济失调为主,无假性球麻痹。
- 皮质基底节变性:表现为不对称的运动障碍和认知障碍。
五、总结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其核心特征包括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姿势不稳、假性球麻痹等,而影像学上的中脑萎缩是重要支持特征。确诊需由专业医生完成,并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进行鉴别。
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