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钙血症肾病的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主要标准如下:
一、血清钙水平升高
- 基础指标:血清总钙浓度持续>2.75 mmol/L(正常范围2.1-2.6 mmol/L)为关键诊断依据。
- 严重程度分级:
- 轻度:2.75-3.0 mmol/L,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
- 中度:3.0-3.5 mmol/L,常伴多尿、口渴、恶心等症状。
- 重度/危象:>3.5 mmol/L,可出现意识障碍、急性肾衰竭、心律失常等高危表现。
二、典型临床表现
- 全身症状:多尿、夜尿、口渴、乏力、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等。
- 神经精神症状:嗜睡、意识模糊、抽搐甚至昏迷。
- 心血管异常:高血压、QT间期缩短、心律失常(如房颤)。
- 肾损害表现:
- 早期:肾小管功能障碍(低渗尿、肾性糖尿、氨基酸尿)。
- 进展期:急性/慢性肾衰竭、肾结石、尿路感染。
三、实验室检查
- 血液检测:
- 血清钙、磷、镁、碱性磷酸酶(评估钙磷代谢及骨吸收)。
- 甲状旁腺激素(PTH):升高提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肾功能指标:肌酐、尿素氮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
- 尿液检测:24小时尿钙排泄量>250 mg提示异常排泄。
四、影像学检查
- 肾脏评估:超声、CT或X线检查可发现肾钙化、结石或结构异常。
- 骨骼评估:骨密度检测或全身骨扫描明确骨质破坏或骨质疏松。
五、病因鉴别
需排查原发病因,包括: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TH升高)。
- 恶性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或维生素D过量。
- 药物因素(如噻嗪类利尿剂、钙补充剂)。
六、危象诊断标准
当血钙≥3.75 mmol/L,合并意识障碍、进行性少尿、急性肾衰竭、严重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时,需紧急处理。
注:诊断需结合病史(如用药史、肿瘤病史)及多系统评估,以排除其他肾脏疾病及明确继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