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理缓解
- 热敷:用热水袋或暖宝宝敷下腹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痉挛性疼痛。
- 轻柔按摩:通过按摩放松肌肉,减轻疼痛。
2. 药物治疗
- 抗生素: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左氧氟沙星)。
- 解痉止痛药:如托烷司琼、布洛芬等,可缓解疼痛和痉挛。
- 中药调理:黄柏、丹参等煎服或中成药(如热淋清颗粒)可清热利尿,需结合体质辨证使用。
3. 生活习惯调整
- 多喝水:稀释尿液,减少刺激,每日饮水量建议1500-2000ml。
- 避免憋尿:定时排尿,减少膀胱压力。
- 饮食忌口:减少辛辣、酒精、豆类等易产气食物。
4. 其他疗法
- 膀胱训练:定时排尿并逐步延长间隔时间,改善膀胱功能。
- 针灸/外敷:三阴交、关元等穴位针灸或中药外敷(如当归、川芎研末调糊)可辅助缓解。
注意事项:若疼痛剧烈、伴随发热或排尿困难,需立即就医排查结石、肿瘤等严重病因。婴幼儿患者需谨慎用药,优先考虑手法复位或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