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药物治疗
- 迷走神经刺激法:适用于部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如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捏鼻用力呼气或屏气法,这些方法操作简单且无副作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改良Valsalva动作:通过半卧位吹气后仰卧抬腿的方式刺激迷走神经,可快速终止发作,适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
2. 药物治疗
- 西地兰:适用于病情较重或发作时间较长的患儿,可减慢心率并增强心肌收缩力。
- 胺碘酮:广谱抗心律失常药,适用于顽固性室上速,需注意用药剂量和副作用。
- 普罗帕酮:快速阻断异常电传导,对室上速效果显著。
- 三磷酸腺苷(ATP):通过刺激迷走神经终止发作,但需严格控制剂量。
3. 手术治疗
- 射频消融术:适用于药物无效或频繁发作的患儿,通过消融异常传导路径根治疾病,是儿童室上速的主要根治手段。
- 起搏器植入术:仅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如心率<40次/分)导致晕厥的患儿,需根据年龄选择单腔或双腔起搏器。
4. 紧急处理
- 同步电复律:若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如晕厥、低血压),需立即进行同步直流电复律,能量不超过30焦耳。
注意事项:
- 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定期复查心电图并监测血药浓度,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 射频消融术需在专科医院由专业医师操作,尤其对婴幼儿风险较高。
建议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患儿年龄、症状及心律失常类型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