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的名字最早见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的《张氏族谱》序言。据史料记载,明弘治年间(1488-1506年),朝廷为表彰张万聪镇守有功,将今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带的“山林之地”作为封地赏赐给他。张万聪的第6代孙张再弘在明崇祯三年(1630年)被赐团官,并设衙署于此,这一带因此成为张氏世袭领地,并被称为“张家界”。
张家界的名称由来有多种传说和历史记载。一种传说是与汉留侯张良有关,据说张良在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为了避免被滥杀功臣,选择隐居于此,并在青岩山南侧种植了七棵银杏树。后来,一个名叫张万冲的朝廷官吏在此游玩,为了霸占这片土地,他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了银杏树上。但是,他的行为引起了当地人的不满,最终被神仙惩罚,人们便将这里称为“张家界”。
另一种说法是,在明代中期,有一个张姓家族从靖江迁居到长江南岸,开垦沙田,疏浚了一条小河,使之成为贯通长江的运河,后人遂称这条运河的码头为“张家港”。由于元末张士诚曾经占据过这一地区,并声称“此乃吾张家天下”,因此这一港口也被称作“张家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张家港”与湖南省的“张家界”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还有说法认为张家界之名与明代官员张万聪有关。据记载,张万聪在明代弘治年间因镇守有功,被朝廷赏赐了永定卫城西关外鹞鹰坡直至龙凤庵一带的山林之地。他的第六代孙张再弘在明崇祯三年因设“团官衙署”于索溪界而更名为张家界。张万聪的母亲黄氏死后葬于张家界峰顶南侧,为了祭祀其母,修建了清平寺兼作墓庐,因此得名“黄氏寨”。
张家界的名字由来有多种传说和历史记载,其中包括与汉留侯张良、明代官员张万聪以及张氏家族的隐居和开发活动有关的故事。这些传说和记载共同构成了张家界名称的丰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