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假膜性小肠结肠炎的处理需综合以下措施:
一、首要措施
- 停用可疑抗生素
立即停用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克林霉素等)。
二、支持治疗
- 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通过静脉补液或口服补液盐,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 营养支持
给予易消化饮食(如米粥、蒸煮蔬菜),必要时采用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三、抗感染治疗
- 首选抗生素
- 万古霉素:口服125-500mg,每日4次,疗程10-14天。
- 甲硝唑:口服250-500mg,每日3次,疗程同上。
- 复发或难治性病例
可联用利福昔明或改用静脉万古霉素。
四、辅助治疗
- 微生态调节
口服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制剂,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以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 黏膜保护剂
使用蒙脱石散等保护肠黏膜,减轻腹泻。
五、手术治疗
对于并发肠穿孔、腹膜炎或药物治疗无效者,需评估手术风险后行外科干预。
六、注意事项
-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禁用解痉药(可能加重肠麻痹),消胆胺不可与万古霉素联用。
- 饮食调整: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减少肠道刺激。
注:具体用药需遵医嘱,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方案,老年患者应密切监测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