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方案
-
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
- 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力衰竭症状。
- 注意事项:需严格监测剂量,避免钙剂同用,低血钾患者需谨慎。
-
利尿剂(如呋塞米)
- 作用:减轻心脏负荷,缓解水肿和呼吸困难。
- 适用情况:心力衰竭未完全控制或伴有显著水肿时。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
- 作用:降低心脏后负荷,改善心室重构,降低死亡率。
- 优势:尤其适用于儿童患者,安全性较高。
二、治疗原则
- 个体化治疗:需结合患者年龄、畸形类型、心功能状态等综合评估。
- 手术优先:多数患者需通过手术修复解剖结构(如房间隔/室间隔修补、瓣膜成形),药物治疗多为术前准备或术后辅助。
- 长期管理:术后需定期复查心脏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并配合康复训练。
三、重要提醒
- 禁止自行用药:洋地黄类药物毒性较大,需医生指导使用。
- 及时就医:若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应立即就诊。
建议患者至心血管专科就诊,由医生制定规范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