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腹膜炎通常是由腹腔内器官穿孔、损伤、炎症等引起的腹膜感染,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止痛药和补充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药物等,以下是具体介绍:
- 抗生素
- 作用:杀灭或抑制引起腹膜炎的细菌,控制感染。
- 常用药物:一般需联合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联合甲硝唑,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联合左氧氟沙星等。对于病情严重、可能存在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可选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 注意事项:使用抗生素前需进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要注意抗生素的副作用,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 止痛药
- 作用:缓解腹膜炎引起的疼痛,减轻患者痛苦。
- 常用药物:轻度疼痛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疼痛剧烈时可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哌替啶等。
- 注意事项:使用止痛药时需谨慎,避免掩盖病情。阿片类镇痛药具有成瘾性,需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 补充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药物
- 作用:由于腹膜炎患者常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补充这些药物可维持体内环境稳定。
- 常用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等。
- 注意事项: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指标,根据结果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继发性腹膜炎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复杂,单纯药物治疗可能不足以控制病情,常需结合手术等其他治疗方法。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避免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