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冲洗伤口
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清除可能残留的毒液或污垢。注意避免使用乙醇直接冲洗,以免刺激伤口。 -
消毒处理
冲洗后,用碘伏或酒精对伤口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预防感染。若伤口较深或污染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清创。 -
药物干预
- 抗感染:可外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降低感染风险。
- 抗过敏:若出现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可口服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
- 止痛: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等非处方止痛药缓解不适。
-
观察与就医
密切观察伤口是否红肿加剧、渗液或发热。若出现视力模糊(眼部受伤时)或全身过敏症状(如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注意事项:
- 避免抓挠伤口,防止二次感染。
- 保持患处干燥清洁,暂时避免接触水。
-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炎症反应。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尽快到皮肤科或普外科就诊,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如切开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