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 CMT),通常指的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或挛缩导致的颈部倾斜症状,是新生儿和婴幼儿中较为常见的肌肉骨骼问题之一。了解其早期症状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以避免可能引发的面部不对称和其他并发症。
早期症状
颈部肿块
这是母亲或助产士最早发现的症状之一。一般在出生后即可触及位于胸锁乳突肌内的肿块,该肿块呈梭形,大小约为长2~4cm、宽1~2cm,质地较硬,没有压痛感。这个肿块在生后第3周时最为明显,但通常会在3个月后逐渐消失,且一般不超过半年。
斜颈现象
患儿头部倾向于肿块所在的一侧,并且下颌会转向健侧肩部。这种斜颈畸形在出生后即可被细心的母亲发现,随着孩子的发育,这种情况会愈发明显,尤其是在半月后更为显著,并随着患儿的成长而加重。
面部不对称
尽管面部不对称通常在孩子2岁以后才会变得明显,但在一些病例中,这一迹象可能会更早出现。主要表现为患侧眼睛位置下降,健侧眼睛上升;下颌向健侧旋转,双侧面孔大小不一,健侧丰满呈圆形,而患侧则显得狭而平板。
其他表现
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其他相关症状,如髋关节脱位或其他颈椎椎骨畸形等。斜颈可能导致双眼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从而造成视力疲劳或视力减退等问题。
诊断方法
为了确诊先天性斜颈,医生通常会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但不限于:
- 临床观察:通过观察患儿的头部倾斜方向、触摸颈部寻找肿块以及评估面部对称性来初步判断。
- 影像学检查:X片检查可以排除颈椎异常情况,并帮助确认斜颈的具体情况。超声显像检查则能详细展示胸锁乳突肌的状态,有助于明确诊断。
治疗措施
一旦确诊为先天性斜颈,治疗应尽早开始。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调整喂奶姿势、怀抱婴儿方式及睡觉位置,同时结合按摩和轻柔牵拉头颈来缓解症状。对于病情严重或经过保守治疗无效的孩子,则需考虑手术治疗以纠正斜颈。
早期识别小儿先天性斜颈的关键在于家长和医护人员的高度警觉性,以及对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细致观察。如果怀疑孩子患有此病,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意见,以便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