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病毒治疗(核心方案)
-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
- 常用药物: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司他夫定等。
- 作用:抑制HIV病毒复制,需联合其他药物使用。
-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
- 常用药物:奈韦拉平(NVP)、依非韦伦(EFV)等。
- 作用:直接阻断病毒复制,需注意药物副作用。
-
蛋白酶抑制剂(PIs)
- 常用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等。
- 作用:阻断病毒成熟过程,常用于联合治疗方案。
推荐方案:
- 新生儿首选:阿巴卡韦(或齐多夫定)+ 拉米夫定 +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需根据体重调整剂量。
- 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调整药物剂量,如齐多夫定按体重计算(2mg/kg/次)。
二、支持及对症治疗
-
免疫调节:
- 使用基因重组IL-2或IL-12增强免疫力,辅助抗病毒治疗。
-
营养支持:
- 补充维生素B12、叶酸,改善营养状况。
-
机会感染治疗:
- 念珠菌感染: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
- 单纯疱疹病毒:用丙氧鸟苷(GCV)。
- 细菌感染: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如头孢类)。
三、注意事项
- 早期干预:确诊后需立即启动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 长期管理:需定期监测病毒载量、CD4细胞计数及生长发育指标。
- 避免自行用药:所有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调整剂量或停药。
总结
目前尚无“最管用”的单一药物,需通过联合抗病毒治疗+支持性措施控制病情。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到指定医院规范治疗,并配合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