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食管炎的处理方案
一、首要措施:停用致病药物
立即停用可能导致食管损伤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四环素类、氯化钾缓释片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剂型(如液体剂型)或改用肠外给药。
二、药物治疗
-
抑酸治疗
-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食管黏膜的刺激。
- 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辅助减少胃酸分泌,缓解反流症状。
-
黏膜保护剂
- 硫糖铝、铝碳酸镁等可覆盖受损黏膜表面,促进修复。
-
促胃动力药
- 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增强食管蠕动和胃排空,减少药物停留时间及反流风险。
三、饮食与生活习惯调整
- 饮食:避免辛辣、过冷/热、油腻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
- 服药习惯:服药时保持坐立姿势,避免立即躺卧;需长期服药者建议定期监测食管健康。
- 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餐后适当活动以减少反流。
四、内镜干预治疗
适用于严重病例(如食管狭窄、出血或穿孔):
- 内镜下球囊扩张术:解除食管狭窄。
- 射频消融或支架植入:修复严重黏膜损伤或维持管腔通畅。
五、其他特殊情况处理
- 抗感染治疗:若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联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 营养支持:严重吞咽困难者可静脉补液或肠内营养支持。
注意事项
-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内镜评估黏膜修复情况。
- 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调整方案或联合多学科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