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观察局部皮肤反应
- 瘙痒与红肿:虱子叮咬后,局部皮肤会出现剧烈瘙痒,伴随红斑、丘疹(小隆起物)或水肿,这是最常见的过敏反应。
- 瘀斑或血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下出血点或血痂,尤其是反复抓挠后。
2. 警惕全身症状
若出现以下情况,可能提示中毒或严重过敏:
- 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8℃,且伴随乏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类似感冒症状。
- 皮肤瘀斑扩大:叮咬部位或身体其他区域出现瘀斑、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
- 呼吸困难或器官功能异常:如头晕、心慌、尿量减少等,需立即就医。
3. 区分虱子与蜱虫叮咬
清明扫墓时需注意蜱虫叮咬可能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 蜱虫叮咬特征:伤口周围红肿明显,可能伴随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等。
- 应急处理:若怀疑蜱虫叮咬,不可硬拔,需用镊子垂直取出并消毒,及时就医。
建议处理措施
- 清洁伤口:用肥皂水清洗叮咬处,避免抓挠以防感染。
- 观察2周:离开发病区域后持续监测体温及身体反应,出现异常立即就医。
- 预防措施:扫墓时穿长袖衣裤、喷洒驱虫剂,避免接触杂草和宠物毛发。
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全身中毒表现,请及时到感染科或急诊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