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扫墓时若被蜈蚣咬伤,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防止毒液扩散,并结合扫墓环境特点处理。以下是分步急救指南:
一、立即清洗伤口
- 碱性溶液冲洗:用肥皂水、3%氨水或5%碳酸氢钠溶液(小苏打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中和蜈蚣酸性毒液。
- 避免错误操作:不可用碘酒或挤压伤口,以免加重组织损伤。
二、局部处理与减缓毒素扩散
- 冷敷止痛: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伤口,每次20分钟,间隔5分钟,缓解肿胀和疼痛。
- 吸出毒液:使用拔火罐或吸奶器吸出毒液,野外可用随身消毒器具操作,避免用嘴吸。
- 绑扎近心端:用布条在伤口上方5-10cm处松紧绑扎,每15分钟松开1分钟防止组织坏死。
三、药物与应急处理
- 外敷蛇药:将季德胜蛇药片碾碎调成糊状涂抹伤口,或使用如意金黄散等消肿药物。
- 口服抗过敏药:服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若出现呼吸困难需尽快注射地塞米松。
- 局部麻醉止痛:有条件可用0.25%普鲁卡因封闭伤口周围,减轻疼痛。
四、扫墓环境下的特殊处理
- 就地取材应急:若在野外无医疗用品,可捣碎鲜鱼腥草、蒲公英或马齿苋敷伤口,暂时中和毒素。
- 简化移动方式:避免自行剧烈活动,可拨打急救电话或由同行者背负下山,减少血液循环加速导致毒素扩散。
五、就医判断标准
以下情况需 1小时内送医:
- 儿童/老人被咬,或蜈蚣体长超过10cm
- 出现头晕、恶心、抽搐、心率加快等全身症状
- 伤口持续红肿热痛超过6小时
扫墓防护建议
- 穿戴长袖衣裤及手套,避免徒手翻动石块/枯木
- 携带急救包(含碱性消毒湿巾、蛇药片、弹性绷带)
提示:清明期间蜈蚣活动频繁,案例显示约60%咬伤发生在清理墓周杂物时。若在墓地附近发现蜈蚣巢穴(潮湿石缝/腐叶堆),可用生石灰撒布驱赶。